6月18日下午,在“2021世界显示产业大会”期间,由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公共信息显示分会承办的“商用显示智慧应用论坛”在安徽高速玛丽蒂姆酒店召开。中国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政策研究工作组组长、赛迪研究院电子信息研究所研究室主任赵燕现场发布了《“百城千屏”首批公共大屏接入候选名录》。《“百城千屏”首批公共大屏接入候选名录》包含了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惠州、成都、重庆、杭州、无锡、宁波、贵州、遵义、昆明、长沙、武汉、福州、郑州、呼和浩特、沈阳、哈尔滨等20个城市的28个公共大屏。同时,会议现场也发布了22家8K LED显示屏屏制作商名录。今年5月9日,在2021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大会开幕式上,“百城千屏”8K超高清视频落地推广活动正式启动。该活动旨在贯彻落实《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加速超高清视频技术成熟和应用落地,同时面向冬奥会转播需求,依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建设8K正式频道,组织各地设立公共场所8K大屏,展映优质8K内容,带动超高清视频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发展。为配合“百城千屏”8K超高清视频落地推广活动开展,在主管单位指导下,中国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和赛迪研究院面向联盟各会员单位和相关协会征集“百城千屏”公共大屏信息。 自2021年6月11日发布通知以来,共收到了240个屏幕信息。后续,名单将会每季度公布一次。同时,中国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将成立相关工作组,为活动开展提供支撑。《“百城千屏”首批公共大屏接入候选名录》国内8K LED显示屏制作商名录(排名不分先后)
随着城市信息化的推动下,户外广告已不断在变化。许多传统的广告牌、户外灯箱、广告布等已被LED广告屏给覆盖,信息发布系统是具有集中管理的宣传信息发布平台,让户外LED显示屏能完美展现信息内容给目标人群。户外LED屏信息发布系统可以实时的显示各种各样的商业信息,给路过的人群看到商家品牌宣传广告,让广告不再是单纯的版面,实现科技化即时传递宣传广告信息。 户外LED广告屏逐年上涨,而信息发布系统的应用也随之增长。信息发布系统可以基于统一的管理平台,户外LED显示屏不仅可以保证信息的规范化、条理化,而且能够实现信息的定时定点推动,既避免了广告扰民,又提升了信息了的传播效率。更为关键的一点是,户外LED显示屏可以通过软件操作实现信息的实时更新,弥补了海报、广告牌等需要重新更换硬件才能实现信息更新的弊端,便于信息的更新也减少了运营维护成本,更符合现代化城市所提倡的绿色环保发展理念。 吸引观众的注意 户外LED广告屏信息发布系统以动态的宣传信息展现给受众人群,随着城市人口的密集度越来越高,商家宣传的信息内容更容易吸引观众注意力是重点。因此信息发布系统的多样化、实时化的展示内容实现信息普及的最大化。 打造品牌意识 许多的品牌商家都是利用户外广告进行宣传,不断循环的播放信息内容,可以让群众不断的对商家品牌的记忆加深,营造出品牌意识宣传策略。 增加收入来源 将LED显示大屏分时段出租给广告主,为城市带来切实的资金收入。同时,这些融合了艺术、建筑和广告设计元素的LED显示大屏,会直接体现城市的商业文化底蕴,成为投资者与城市商业的互动平台。 助力城市宣传 借助LED显示大屏,通过统一的操作,相关部门就可以及时将特定信息及时推送给广大群众,包括临时性通知、交通事故、极端天气、危害事件等突发性状况,让人们随时了解事情的进展,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伤害。 丰富的数字信息 从画面生动程度来说,信息发布系统是最好的选择,可以使用多种元素进行传播,包括图片、视频、文字、音频等等,让户外广告实现数字化管理。避免传统广告牌风吹日晒极易老化变色变形破损。 沉浸式观赏体验 目前许多的户外LED广告屏宣传已不断更新换代,有的广告已用裸眼3D技术进行展现,给过往观众人群有沉浸式的观赏体验,不得不让群众停下脚步观看。 如今户外LED广告屏能将广告主的品牌价值主张完美的展示给目标受众,精准的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消费者重新对宣传广告有新的体验,而品牌则与客户建立了更深刻的联系。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何琳、许冰、记者安然报道 QQ飞车大屏云游戏互动、VR电竞座椅、歌舞互动直播场景、光影魔方体验区......走进5G高新视频内容制作与创新展,各式各样的“黑科技”产品让参展者大饱眼福。 据悉,青岛5G高新视频内容制作与创新展于10月15日至17日亮相2021青岛影视博览会,展映地点为中国广电·青岛5G高新视频实验园区。展会围绕高新视频沉浸式视频、VR视频、互动游戏、云游戏等方向,聚焦高新视频技术提升、内容制作创新、场景成果转化,联合推出首批近20个5G高新视频新技术、新内容、新场景。 本次展会邀请广电总局广科院、腾讯先游、网易、百度智能云、海信、北京为快、歌尔创客、金东数创、深圳看到、智令互动等12家企业及机构参展。其中,腾讯先游打通三端云生态,打破本地终端设备对内容的限制,实现大屏小屏融合,让优质互动内容呈现在不同屏幕,满足用户对新型互动内容的需要以及对高效、便捷互动体验的需求。现场展示的《天涯明月刀手游》《QQ飞车》等云游戏,大屏下的高分辨率画质和游娱家庭手柄套装为前来展会的观众带来全新的互动体验。金东数创在展会现场搭建飞行影院、裸眼3DMaping投影秀等沉浸式创新内容产品,参展观众将置身LED屏幕形成的360°全景包裹沉浸空间,在8K高清影像之中自由移动,体验一段裸眼3D效果的大梁门。此外,通过3D Mapping技术,运用3D、14K分辨率投屏、5G高新视频等多种科技手段带领观众沉浸式夜游老青岛。在高新视频新技术成果展展区,深圳看到科技(Kandao Tech)在展台现场搭建起自研的自由视角系统,现场部署20台看到科技相机,实时捕捉现场画面,该自由视角系统可应用于体育赛事直播、节目综艺录制、网红带货等多种场景。 记者了解到,青岛5G高新视频内容制作与创新展是中国广电·青岛5G高新视频实验园区落地运营后首次举办的创新成果集体展示,充分显示出5G高新视频实验园区在推动高新视频创新成果落地转化的“磁场”作用。“加速创新成果的落地转化,一直是5G高新视频实验园区产业发展的一大方向。园区自投建以来,从最开始的第一个沉浸式示范产品‘光影魔方’到此次5G高新视频内容制作与创新展上集中推出的近20项创新成果,一直积极发挥着产业示范平台作用,为入园企业提供展示平台,联合搭建各类高新视频示范场景,推动更多高新视频创新成果的落地转化。”5G高新视频实验园区运营办公室主任刘伟鹏说道。 中国广电·青岛5G高新视频实验园区是广电总局在全国唯一布局的高新视频园区,2019年8月26日由广电总局与山东省、青岛市政府三方共同揭牌设立,肩负5G高新视频产业先行先试、关键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等重大任务。园区围绕高新视频内容产品创新、高新视频云、软硬件设备研发生产、应用集成创新、内容监测监管与数字版权服务五大产业板块,构建以内容生产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高新视频生态圈,已签约引进高新视频产业企业及机构108家,其中华为、海信、京东方、无锋科技等行业头部企业近20家。园区目前已建成全国首个5G高新视频党建教育基地,联合在园企业推出的LED立体沉浸式影院、大屏端云游戏应用、VR行知中国、4K高清影视云修复等创新成果在国家广电总局首届全国高新视频创新应用大赛中分获一、二、三等奖,居全国同类视听园区领先水平。
众所周知,全民视频时代已经来临,用户的注意力已经从传统的文字、图片向视频转移,相信绝大部分用户的手机中都会有几个点播、直播、短视频的APP。据网络公开数据报告显示,互联网流量70%以上来自视频,未来这个数据将超过90%。而在人工智能时代,AI技术是如何在各行业和领域真正的发挥应用和商业价值,带来产业变革才是关键。在3月28日深圳云栖大会的人工智能专场中,阿里云视频服务技术专家邹娟将带领大家探索熟悉的视频场景中,AI技术如何应用落地,解决实际业务场景中的问题。 纵观整个视频生命周期,包括视频采集、视频的生产制作、视频播出和被广大的用户所体验这几个环节。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整个视频行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每一个阶段都从非常专业的参与者转向大众普适的参与。 从采集阶段,最开始用专业的摄像机、录像机进行视频采集,转向如今的每个人都是自媒体产生者,用手机来拍摄。在制作阶段,从重量级的非线性编辑软件,到现在短视频APP都标配的特效、滤镜、美颜,都能够在手机端进行基本的视频制作。在播出领域,最开始电视台必须得有一个节目单,到现在用户可以在网站上按需播放点播视频,用手机实现个性化的搜索和观看。在体验这一环,用户从最原始的有线电视同轴电缆单项传输的观看,到现在我们可以去交互、评论、点赞、弹幕等等互动。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从整个视频生命周期中,参与者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加入视频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从下图可以看出,视频和AI的结合已经贯穿了视频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 那么,AI能为视频行业带来什么呢?第一, 提升生产效率AI和采集生产环节结合,是能够有效提高视频生产制作的效率的。传统的编辑是人来做的,当AI和视频采集生产环节结合,我们可以引入智能编辑技术,快速生产视频。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应用在视频领域也是一样的。设想我们很快的生产视频,第一时间发布到网上,就有机会获得更多的流量。第二, 规避监管风险在视频中引入人工智能审核技术,可以缩短视频发布周期,减少了人工审核的干预,并且可以更高效、准确的规避监管风险。第三, 释放人力 降低成本因为前两个阶段中,机器和算法做了很多替代人的操作,所以释放人力,并且可以带来成本的降低。基于达摩院的AI算法,结合视频云团队多年在音视频技术领域的积累,阿里云构建了视频AI能力——视网膜,并将产品功能划分为审核、识别、理解、搜索四个模块。下图中的能力,其实是视频云AI服务的最小单元的基础能力,实际上可以基于这些能力进行组合,像搭积木一样,渗透在视频各个场景当中,形成各类匹配业务的解决方案。 接下来邹娟老师介绍到,采集生产、分发播出、媒资管理是视频生产领域的三大场景,在这三个场景中,阿里云和客户一起成长,深入到客户的实际业务场景中,并结合自身产品规划,推出了视频AI的解决方案。 在采集生产的场景中,解决方案支持视频拍摄、字幕、剪辑合成与视频拆分;在视频播出场景,除了常见的视频审核,还有逐渐被大众认知的版权检测,以及在实时播出的过程中对视频中目标进行识别检测;在媒资管理场景中,最经典的是智能编目与智能封面,解决方案中还有基于指纹的去重和视频之间挖掘和整理的能力。我们可以看到,通过基础AI能力的组合,和结合客户的实际业务场景,阿里云已经提供了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案,下面选取了其中一些典型场景来介绍具体落地。 第一, 视频采集场景——视频萌拍市场上非常流行的短视频和拍照的APP中,基本都提供了基于人脸识别的技术的贴纸功能。很多客户希望能拥有丰富的拍摄效果,阿里云在短视频智能端的解决方案上就提供了视频实时的处理功能,内置人脸识别与动态贴纸库,未来还可以付费升级大眼、瘦脸等高级功能。 第二, 视频生产制作场景——精彩集锦这个是很多客户都拥有的业务场景,可以利用的AI技术特别多。下图左侧的AI技术结合云端视频剪辑能力,就可以做出很多有想象空间的事情。比如将人物出现的时间线连接起来,自动生成人物集锦;再比如经典的体育赛事精彩瞬间,前期的素材整理的工作可以通过AI来自动处理;还有专题制作这个领域应用也十分广泛,比如去年江南的大雪,广电媒体从业者希望能快速的从素材库中找到与雪景相关的视频来生成一个专题视频,利用AI能力,其实就可以根据场景的识别,提取雪景在各个视频当中的位置片段,搭配云端剪辑能力,比较轻松将视频制作出来;同时,影视剧剧集的片花也可以利用智能摘要、智能GIF来形成,一些视频片段可以基于指纹和多模态技术去实现。 第三, 视频生产制作场景——ET字幕还有一个需求量非常大的业务场景是ET字幕,实际上它是基于AI的自动字幕进行新视频创造的功能。首先,传统字幕生产是非常复杂的,首先得有一个团队去把语音转成文字,把时间线拍下来,在多语种情况下,可能还会有翻译团队介入,再把字幕导入到本地编辑软件进行合成。整个过程非常耗费时间和人力。如果利用AI技术,首先我们可以把语音生成文本,文本直接存在对应的有时间,我们也可以将文本翻译成所需的语种。同时,通过云剪辑的工具,对语音识别的结果和人工的结果进行check,人工干预量也远远低于传统的翻译量。这项技术除了可以应用于离线视频之外,也可以运用于会议直播的实时字幕,基于导播台切换多路流的时候,每一路流都可以自动生成字幕,产生互动的效果。ET字幕应用于视频生产制作场景,可以方便用户进行二次视频创作。 第四, 视频生产制作场景——智能拆条智能拆条有两个好处,第一是加速新闻短视频的发布,第二是把原始的长段视频拆成各个小片段,进入素材库从而丰富媒资系统,更方便制作出新的视频来。智能拆条是基于AI的多模态信息进行拆条,目前是支持标准新闻形式,非标准的场景可以快速通过补充数据集快速训练来实现。 第五,视频分发播出场景——内容审核进入到视频分发和播出领域,随着国家对于互联网视频的监管的加强,内容审核已经成为非常强烈的需求。最开始的只是鉴黄,到后面的黄、反、暴、恐、都要去鉴别,利用AI技术可以非常快速的鉴别出视频当中不合规的内容。 第六,媒资管理场景——智能编目我们先来看下传统编目的效率,在电视台做深度编目,一个小时的视频大约需要二到四个小时完成编目,这个视频生产速度目前已经无法达到互联网的要求了。与传统的编目相比,AI技术可以从视频自动分类、视频自动打标、人物识别、语音和OCR识别等,自动生成源数据信息,进入媒资库,结合NLP、分词、语义分析、词性过滤等场景,进入到后续的搜索和推荐的领域。整个过程靠算法驱动,不需要人力,相对于人工处理,AI技术能更彻底地对视频进行结构化处理,标注出每个独立标签的时间线。通过智能编目的方案组合,可以快速生成最基础的源数据,方便媒资管理。